词是诗的变体,早在唐代,词就已经有了,而词真正发展壮大是在宋朝。词属于长短句,和诗的方方正正不同,更有一种变化之美。诗是对称的,部分与部分往往相同,词看上去不对称也不相同,然而要是从整体上看,词分为上下阙,通常上下两部分是相同的,即使有少许不同,也属于一种变化的探索。
词有词牌,规定了词的平仄,但这个词牌的平仄规定时间却是在明清,也就是说宋朝的词到底怎么写,平仄到底有没有讲究,唱法又是如何都已经无从考究了。这个宋词的词谱,主要有《钦定词谱》与《白香词谱》,前者虽然全面,但是过于全面复杂不适合初学者,后者就相对简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所成者,都可以使用。其余在押韵的韵书上,可以选择《词林正韵》,当然《中华新韵》更具大众性。
其实词相对于诗,在平仄格律上只有严格,有时候也会因此过于死板。通俗来讲,这个诗是写出来的,而词是填出来的。对照词谱的格式,然后一句一句完成一首词,就和现在的歌曲一样,有一个曲,再由作词人写上歌词。区别就是歌曲现在可以唱,而词的唱法早已失传。
格律诗方面,一般短的更加难写,而词短的要比长的容易,不过要写得优秀,和词的长短关系不大,纯凭作者个人水平。宋词的区别,从感情色彩方面有婉约派与豪放派,婉约派代表的有李清照、纳兰容若、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豪放派其实当时属于非主流,代表人物有苏轼与辛弃疾,而千古词帝李煜的词,分类当属婉约派,但绝不仅仅只是婉约。
宋词的创作并无捷径,多学多看总是对的,同时看的需要全面,不要觉得写婉约词就没必要看豪放词,写豪放词就没必要看婉约词,感情色彩这个东西都是相通的,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对于词,你可以看作格律长短诗,用写诗的方式填词,只是句子长短有些变化,平仄方面由于已经有了格律诗的基础,也不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