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这事儿,虽然没有固定的思维,但常用的套路还是有的。写小说不同于写诗词,后者那纯粹是灵感型工作,你要是没什么天赋还是不要涉足,它可不是靠勤奋可以弥补的。不过小说创作就好多了,虽然对于作家的天分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但至少勤能补拙这点在此处可以使用。凡事都要打好基础,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写出不错的小说作品,那么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小说。
现在是网络社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自然要有请度娘。关于小说的定义,百度上是这么说明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小说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其中的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大致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一个作家当然是需要文笔的,优秀的文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然后没了。很多人都会陷入文笔的误区,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这和写诗词犯了同样的忌讳,华而不实,看上去很美,但一捏就碎。对于小说而言,文笔的重要程度显然没有三大要素高,写小说首先需要确定好背景与环境,然后需要优秀的情节,同时还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做到了,你的小说文笔不会差的,要是这些都做不到,文笔再好也没用。
先来说说小说人物的刻画,人物可是小说的核心部件,要是这个没处理好,整部机器就会报废。对于人物而言,首先被读者认知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人物的名字,没名字称号总要有的吧,不然读者都不知道怎么叫了。给小说人物起名字是很能见作者功底的,这可是门大学问,很多时候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就是由人物名字决定的。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给小说主要人物起名字绝对不能马虎,你要是给小说的主人公起名叫张三李四,还能让无数读者追捧喜爱,那算你狠。
小说中的事物,有生物与非生物之分,一般而言写的都是生物,谁要是通篇写块石头,那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最多做不到,没有想不到,要有发散性思维。其中这个生物有植物与动物之分,一般而言作家会把重心放到动物的描写上,谁要是喜欢写花花草草那也是自由。提到这个动物,那么就可以分为人与其他动物,大多数小说是写人的,不过主人公是猫猫狗狗也未尝不可。说到这个小说人物,按照性别可以分为男和女,要是在古代还有第三种性别,当然现代也是存在第三种性别的,只是数量可以忽略不计。
小说中的男性人物,一般有男主角,也就是男一号,接着还有男二号、男三号、男X号、若干男配角。这个女性角色,一般有女主角,也就是女一号,然后还有女二号、女三号、女X号、若干女配角。一般而言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是最关键的,其余关键角色名字次之。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可以遵循男俗女雅,或者男雅女雅的准则。这就是说女主角的名字建议起的雅致些,而男主角的名字可以雅致,也可以通俗,甚至有些俗气也是能够接受的。
对于人物的起名,切记过分文雅,尤其是女主角的名字,这在我别的文章中也有提到。无论是男还是女,凡事在小说中出场率不低的,名字务必要顺口好记,因为经常出现的名字读者自然读的多,要是读起来不顺口结果你懂的。作为一名专业的小说家,别为了显示自己的写作水平,而起那种看似文雅却拗口的名字,这可算是小说的一大忌讳。小说毕竟是给读者读的,作者起的名字自己喜欢没用,要读者喜欢才有用。这个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起名马虎不得,但那些次要人物的名字就随意些,反正炮灰就是炮灰,龙套就是龙套,不要太在意。
说完了名字,接着是人物的外形,现实中人有高矮胖瘦各种各样的,但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这个外形一般不能太挫,并且男女有别。举个栗子,男一号长得帅,男女读者都喜爱;女一号长得美,男女读者都沉醉;男一号长得丑,男读者勉强接受,毕竟他们的关注点是女主角,而女读者也勉强接受,只要这个男的内在过得去,其余角色有亮眼的;女一号长得丑,要是真这样男读者绝对不答应,这种小说就是来浇灭幻想的,同时女读者也不答应,女主角长这样,要是男主角帅就是配不上,要是男主角也丑,那两个丑人谁要看。
小说是虚构的,但其主要人物的外形不能太抽象,不过这仅仅限于主要角色,那些配角龙套长什么德行无所谓。比如反派配角长的贼眉鼠目多合适,菜市场卖菜的大妈就是要一副中年市井大妈样,一个路过的路人甲就是要放到人堆里认不出来。对于小说主要人物的外形描写,决定了该人物在读者心中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要是一部小说的男女主要角就是男帅女美,那就是陷入了俗套,虽然读者大多不排斥这个。
一般小说中,男性主要角色的外形选择范围大,但女性主要角色基本得好看点,至少也得一般水准,绝不建议丑,不要问为什么。艺术创作要有大胆的创新,没人规定男女主角就必须怎样怎样,就算你真的写一群歪瓜裂枣,只要有市场谁说不可以?与众不同的观点与写法才是作家需要追求的,对于小说人物而言,名字与外形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要说的性格。
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与外形都是外在的,对其而言,内在的性格刻画才是重点。一个小说人物能被广泛认知,主要是由于其出色的性格刻画,让读者仿佛能见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切忌过于死板,不是正义就是邪恶,人性是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正中有邪,邪中有正,那才是符合人性的人物性格。对于作家而言能刻画的人物性格范围越广,其写作水平也就越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要想把你的作品写大,那么就需要什么人都有。
无论是现实人物还是小说人物,都应该是一个性格的组合体,太过单薄的性格就会少很多挖掘的素材,这叫山东蓝翔挖掘机情何以堪?对于性格的组合,比如傲娇配善良,这种日式动漫风格的女主是不是很萌呢?比如友爱纯洁加多愁善感,没事得个绝症的韩式女主会不会招人疼呢?还比如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腹黑狠辣的男主角有没有引起妹子的尖叫?又或者智慧卓绝,但偶尔也会犯傻迷糊,成熟与幼稚并重的邻家小弟式男二号能让大姐姐喜爱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根据数学中排列组合,那能够塑造的性格集合体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要是连几个性格都无法揉捏在一块儿的小说,绝对需要回炉重造。
在一部正常小说中,一般人与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某某某有一个宝贝儿子,这儿子又有一个媳妇,这个媳妇还生了一对龙凤胎。但其实某某某的老婆并不爱他,他的宝贝儿子的父亲其实是别人,这个别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有两个宝贝女儿,其中的一个宝贝女儿居然就是某某某所谓的宝贝儿子的媳妇,正当这个悲剧即将被发现时,那个别人的老婆出现了,原来她也不爱那个别人,她和他在一起就是为了金钱,这两个宝贝女儿是她和其余人生的,而这对姐妹花的父亲正是某某某!好吧不要在意这关系有点混乱,这个主要是为了说明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是需要建立的,至于复杂程度的高低,那就看作者的驾驭能力了。
小说人物的介绍差不多了,接下来是小说环境的描绘,这个环境在三大要素中的重要性应该算是垫底的。大抵环境一旦确立就不太会改变了,比如年代就是那个年代了,难道还能穿越时空不成,当然穿越小说例外。比如自然环境的描写,森林都有树木,河流都有水,城市都有房子,这些都是规定的,但不知道是谁规定的。对于环境的描写,如果要写的好,都是需要和人物与情节结合的,小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孤立隔绝,不与人物与情节联动的环境描写那就毫无意义。更夸张地说,小说中的环境其实就是情节的一部分,它需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写写花花草草、生活环境、地理风光、时间年代等等。
对于环境的刻画,是很能体现作者的文笔的。有的作者会这么描绘自然环境:“山上有块石头,是块大石头,边上很多杂草,然后没了。”这种描写怎么说呢,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当然需要艺术加工,需要体现时代的烙印,有时还能体现人物的性格,顺便推动情节的发展。假设这是一块战争年代的石头,那就可以这么描写:“这是一块顽固的石头,没有人知道它经历了多少风雨,没有人知道它已经在这山顶屹立了多久。它的身边是肆意生长的杂草,它的脚下是鲜血浸染的土壤,它的身上是战争洗礼的痕迹。而它的目光,则一直注视着远方,那儿屹立着一座同样饱经枪林弹雨的城市——延安。”这么写就有意义了对吧,之后还可以呼应一下:“这座山上曾经埋葬了无数忠魂烈骨,而它(就是这块石头)则是他们的墓志铭!”如此这就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了,而是一块有故事的石头,是一块代表了人物的石头,简称“石头人”。
当然不是所有环境描写都需要有其余意义,有些环境的描述那就纯粹只是环境而已,要是什么关于环境的描写都需要有东西可以发掘,那还不累死作者?小说中纯粹的环境描写是需要的,它就是交代一下小说的环境,还有的环境描写则已经不仅仅是环境描写了,它更是人物描写,更是情节描写,它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这种环境描写除了以上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提升该小说的档次,没错就是给读者高大上的感觉。小说是文艺的产物,是离不开感情因素的,这个读者的感觉就很重要,一部不能泛起读者心中涟漪的小说不是好小说。
小说的三大要素中的两个已经列举完毕,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有多重要呢,反正就是非常重要,没情节的小说就是没骨架的人,是无法立足的。情节是一个比较虚幻的东西,不像其余两样人物与环境那样直观。情节是需要推动发展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有一定逻辑性与合理性,总不能男女主人公一见面就稀里糊涂相爱了,接着又忽然分手了,接着又离奇地复合了,然后举行了婚礼,甚至本来没钱的两人一下子住进了豪华别墅,最后却又双双神秘消失了。对于这种混乱的情节相信没有读者可以接受,这丫的也太草率了吧?
情节是需要发展的,这个发展需要推动,那么如何推动情节呢?其中较为常用的手段便是巧合,无巧不成书,学会合理设置巧合,太过巧合会显得做作,没有巧合会过于平淡,只有恰当的巧合才能让人会心一笑。在小说情节中,呼应与伏笔是必须的,有的牛逼作者可以在长篇小说中做到首尾呼应,开始埋下的伏笔能在最后或者最高潮处揭开,这种小说的可读性能低吗?伏笔这玩意儿在小说中别吝啬,对于前后伏笔的设置,最反映作者掌控大局的能力,也很能体现一部作品的优劣。
好的小说需要有故事性,这个故事和小说完全是两码事,小说一般重点在人物,但故事重点一般在情节。小说想要好的情节,就需要多多向故事学习。无论是故事还是小说,这个情节大致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个序幕于尾声重要性不高,有一个好的开端,最后再来个好的结局比什么都重要。对于小说而言,这个情节其实是人物刻画的附属品,这条也不只是谁规定的,情节的描写主要就是为了刻画人物的,谁叫小说中人物的重要性最高呢。但有一点需要记住,小说中相应人物描写的笔墨多少,并不能代表其重要程度的高低。
利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是每一个小说创作者需要明白的,至于为什么人物的重要性大于情节呢?这个道理可以通俗地来讲,比如作为读者的你看完了一部小说,你最先记住的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应该回答是人名吧,这就是人物在小说中最重要的根本,接着由该人名或者该标记联想到其性格特征,然后会想到其事迹,也就是在这小说中这家伙干了点什么,这个就是小说的情节了,这种思维是符合人类逻辑的。设想要是某某看完小说,对于小说中的事件全都一清二楚,但这些事件中有什么人,名字叫什么的一概不知,就是只记住情节而忽略人物,这种逻辑不是常人所拥有的对不?
万事开头难,一部好的小说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比如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这个开头为什么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有了牛掰的开始,当然也要一个牛逼的结局,好的结局是要给人感觉没写完的,就是回味无穷。在小说中开头与结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部好的小说最重要的情节并不是这些,而是过程,没错你有好的开始与结局,但没有一条好的纽带将之连接,这台小说机器能运作起来吗?
而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高潮部分了。可以这么说,高潮部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小说的成功与否,对于故事高潮的把握,是最能见作者功力的。比如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先生的作品,开头大多平平,结局也都是根据情节发展而写出来的,他的小说最出彩的当然就是情节了,一波三折的情节过程以及高潮部分的精彩绝伦,才是他作品最大的成功。如《天龙八部》一书中,最高潮的部分当然是少林寺那旷世一战了,那一战之后全书也就快要结束了。在那一战中最出彩的人物是谁?乔峰、段誉、虚竹这三个主角吗?可惜都不是,而是只出场那么一回的扫地神僧。我会告诉你们本人看《天龙八部》整本书,就是为了看这传奇人物出场的那段情节吗?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完美主义,非要把整个故事写的完完整整,读者眼中看到的,就是整篇小说的全部,这其实是错误的。小说情节不要填满,要经常挖坑,善于留白的小说才是好小说。情节需要连贯,更需要明写与暗写,一条线不够,几条线同时发展才是高明。其创作要像冰山,写的只是冰山一角,没写出来的部分越多,就越有研究价值,越有阅读空间,《红楼梦》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你要是把什么都写完了,读者还有什么思考的余地?阅读是一个看与想的过程,没给让读者想象空间的小说不是好小说。
相信大家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就是看到小说的文笔,经常就可以知道是哪个作家写的,这就是小说的风格。大多的小说都会沾染上作家特定的风格,而作家风格的形成,也是在小说不停的创作中慢慢积累的。小说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是由文笔决定的,作家的文笔自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作家讲故事的能力,就是对情节的把控程度。等有了好的情节,有了好的人物塑造,再来谈文笔。一个执着与文笔,执着于辞藻的作家,往往就忽略了小说真正关键的东西,那绝对得不偿失。
好了情节交代得差不多了,接着再来说说一些周边事项。如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需要的不应该只是文字感,更需要画面感与音乐感,别把它当文字看,要看到图像与声音。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要能在脑海中看到小说情节的画面,能听到小说人物的语言,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生动形象。这是需要手感与灵感的事情,要是状态不好就别勉强。写小说建议先从短篇入手,然后是中篇与长篇,如今是个多媒体时代,人们未必有那心思静下来好好读长篇小说,那么中短篇小说就会比较吃香,当然长篇网络小说除外。
小说按字数可以分为短中长三种,除此之外的种类区分也不少,但主要可以分为悲剧与喜剧,这个界定大多集中在结尾,大结局好还是坏,就是喜剧与悲剧的区分。当然区分悲喜剧更合理还是要从全局来观察,比如最后结局是个大团圆,但一家团圆的是小说中的坏人,好人早就在一半情节时领便当了,这还能算是个喜剧吗?或者说最后男一号与女二号走在了一起,但是男二号与女一号都为了他俩挂了,其余很多人也均遭遇不幸,丫的就这两货好好的,这还能算喜剧吗?还有些小说开头就已经注定了风格,如一个家破人亡的孩子无所不用其极的复仇之路,无论结局如何,就算很喜庆也改变不了它是个悲剧的事实。
理论的部分差不多写完了,但理论需要结合实战,为了本文像小说一样更加生动形象,就来举个栗子,至于这个栗子是否过于绅士向,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这个栗子就是用下面的东西构思一个爱情故事:一条女士内裤,男的到女的家中,女的骂男的变态。首先看到这几条信息时,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形成这么一个故事,那就是一个猥琐男到女的家中偷内裤,然后事情败露被撞个正着,女的骂男的变态,最后这男的八成被带去了警察局。这故事是没问题,但和爱情却完全搭不着边呀。这儿就需要说明了,不要被这些信息误导,这些信息组合起来的方式很多种,不要陷入惯性思维,这种局限性会阻碍你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的。
这些信息可以组成上面的故事,但那只是其中的一种组合罢了,要善于发散性思维,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情节,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需要追求的。既然需要用这些材料拼凑出一个爱情故事,结合如今比较红的网购话题,就可以这么写,男主人公暂定名叫春哥,女主人公暂定名叫曾妹,名字只是个代号,不要在意些有的没的。为了节约篇幅,这个故事就大概介绍一下,长篇大论没人会喜欢,只要抓住重点就行。好了进入正题,这个故事接下去是这样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春哥在办公室喝着下午茶,而同事们则聚在一起打牌(鸭蛋!这什么公司,还有这待遇!)。突然一个快递员来了,原来是春哥的快件到了,春哥带着笑容签收后,同事就在一边起哄了,说这里面啥快递。春哥迫于无奈,说给自己买的内衣。然后同事又起哄了,说要打开给看看(这些同事还真是热心)。春哥没办法,就打开了,但是他打开快递的一刹那就傻眼了,里面居然是一条粉红色蕾丝花边的精致女式内裤,更郁闷的是看上去还是穿过的。(接着那尴尬场面大家可以自行想象,透露一下春哥同事当然是有男有女的)
这东西是春哥在网上买的,他本来确实是给自己买了一条男士内裤,但是寄过来的居然是……相信遇到这种倒霉事谁都生气,春哥自然也不例外,在同事面前丢尽了面子,尤其是女同事当时看自己的眼神真是。春哥是个一条筋的男人,这种事情必须讨个说法。由于这条内裤的卖家距春哥这儿不远,两者是相邻的两个城市,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就能到了。(这就是巧合,无巧不成书)于是春哥就趁双休日,自己开车带着这条内裤去找卖家讨个说法。
循着淘宝上卖家位置的信息,春哥来到了卖家的家门口,那是一栋出租公寓,建筑也有些老旧。在门口春哥先是打通了卖家的电话,接听的是个女声,看来卖家是个女的,这点从对方淘宝显示名字叫曾妹这点上,春哥就已经知道了。春哥说自己在她店里买了东西,但有些问题,今天正好到附近有事,就过来协商一下。接着公寓门打开了,映入春哥眼中的是一个清秀的姑娘,身材有些瘦削,而且面色不太好,似乎是生病了。春哥看了她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从口袋中拿出了那条内裤递给她看。她看了看这条内裤发现居然是自己的,生气地瞪着春哥,还骂他是个变态,并威胁说要报警。
然后春哥说明自己的来意,并声明自己不是坏人。后来她似乎是想了起来,发觉这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就一顿脸红给春哥道歉(脸红程度参考小苹果儿)。春哥看了她此时的模样早就不忍心责备了,反而心中还泛起了怜爱之心。春哥发现她租住的公寓中堆了不少货,也就是男士内裤,并且非常混乱,难怪会忙中出错。反正自己今天没事,便提议帮她收拾整理一下,一开始她是拒绝的,但在春哥的诚意下,就接受了。两人在整理的过程中聊了起来,原来她自己一个人出门打拼,现在开了一家专门卖男士内衣的淘宝店,至于为什么买这个,她谈到原因时又脸红了。她对春哥说由于竞争压力大,感觉这个好卖点就试试看,现在生意有些起色了,但自己一个人有时忙不过来,最近又生病了,结果搞出了这个笑话。
春哥看着她,心中生起了异样的情绪,在即将离别之际,春哥不知是脑袋被什么夹了,对她撒谎说自己每个双休日都会来附近处理些事情,那时候可以过来帮帮她。起初她是拒绝的,但看春哥是个好人,又很有诚意,就答应他了,当然接着是连声道谢。回家后春哥就和她在网上聊了起来,两人天天说地很是开心。接着下一个双休来了,春哥也如约去了她那儿帮忙,一连两个月的时间,春哥与曾妹就在这个过程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中间过程已省略)。好了这个爱情故事到此为止,中间的一些细节问题就不需要注意了。
正如小说一样,本文也差不多要到结局部分了。为了表示本文的高大上气质,就需要给安排一个看起来很赞的结尾。大抵小说结尾需要值得回味,那么就来一个值得思考的哲理,作为本篇最后的收束吧。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小说作家,那么你的创作其实就好像写小说一样,小说中的三要素都会发生在你的身上。人物自然是你本人,情节当然就是这创作的过程,环境则是你所处的大环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身为作者的你在写小说的同时,何尝不是被生活写成了一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