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博客
超级博客 >  个人见解 >  正文

顾客是上帝,这话纯狗屁

时间:2015-12-31 18:57:24  来源:超级博客  作者:明月  浏览:161178

  我的几个开网店的朋友,说明一下由于我也开了网店,所以有些同行朋友是理所应当的对吧,其余还有在实体店铺零售女装的朋友,以及在手机店或者超市当营业员的朋友,此外还有些经商的朋友,大家偶尔聚在一起时,他们会抱怨现在的个别顾客,真的是不可理喻。其中那位在超市工作的朋友最有发言权,有次一位中年大妈在超市消费中,不知为何觉得自己似乎被怠慢了,然后就对超市员工搬出一句话“顾客是上帝”,接着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行使上帝的权利,就开始理直气壮地骂街了,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W020100827740980125607.jpg

  在讨论上帝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归纳一下,这关系主要就是两种,一种为平等关系,一种为不平等关系,如今世界的口号都在提倡人人平等,那么追求平等的关系没有错吧?为什么要提倡平等的概念呢,原因就是平等的关系才是长久的,举几个例子,比如在你的亲戚中,有三种辈分,第一为长辈,第二为平辈,第三为晚辈,大多数人和哪个辈分的关系最好?毫无疑问是平辈,毕竟年龄的代沟是无法逾越的。

  想想看就知道,你在你所有亲戚中,关系最好的基本都是平辈,因为你们年龄相仿,有共同话题与语言,小时候也经常一起玩耍,如兄弟姐妹、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这些关系往往是最亲密的。除了亲情之外,还有友情,和你关系较为亲密的同学,当然年纪都差不多,然后还有朋友,一般朋友年纪差距也不会很大。此外还有爱情,男女朋友之间,大部分都是年龄相仿的。在将会贯穿你一生的亲情爱情友情中,和你关系最好的人大多年龄相仿,和这些人在一起时你会感到舒服,没有约束,这是为什么?因为你们都是平等的!

  假设有这么两家店铺,第一家店名叫“上帝之家”,在里面你会享受到仿佛上帝的服务,进门后所有人对你说欢迎光临,你拖鞋后会有人替你摆正,迎宾的人会鞠躬直到你离开过道,会有导购一遍遍为你讲解商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人跟随待命,随叫随到。在里面你无论如何都是对的,就算你无理取闹发脾气,所有员工都会保持微笑,你购买完成会给你包装好,然后替你拿着,直到你离开大门后,才将商品交给你,接着礼貌地说欢迎下次光临,然后再次鞠躬直到你离开。

  第二家店名叫做“朋友之家”,在你进去后,里面的店主当然也会礼貌地欢迎你,然后大概介绍一下商品,让你自己慢慢选择,然后会和你坐在沙发上聊天,说的都是共同话题,他总是能让你们之间无话不谈。接着他会推荐适合你的商品,整个过程都不会让你不适与压抑,在冬天他会塞给你一个暖手袋,在夏天他会递给你一罐冰镇雪碧,一来二去你们的关系就很好了,对你而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必拘束。

  如果是你,你会更喜欢哪家店铺?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各自的答案。这个答案不重要,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家店铺吧,先是成本,如果真有这么两家店铺,谁的运营成本更高?毫无疑问是上帝之家更高;然后是可行性,上帝之家的这种服务是不是有点怪怪的?过犹不及,过度的礼貌就是无礼,当你身边的某人没事对你言听计从,无论如何都不反抗的时候,你就要当心了,不要问为什么。服务行业基本的礼仪礼貌是必须的,但过度的礼貌需要吗?

  对于这个礼貌,我认为日本是最有发言权的,不可否认,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其服务行业的礼貌程度不是国内能比的。不要以为接下来我要夸日本的服务行业,恰恰相反,我觉得他们服务行业的礼貌有点过头了,感觉顾客都是上帝,无论好坏。一段总是在夸赞中的友谊是不长久的,一段总是沉浸在赞扬中的感情是不靠谱的。人都有喜怒哀乐,消费者有,难道服务员就没有?表面的微笑能代表心中的微笑,表面的谦恭能代表心中的谦恭,表面的礼貌能代表心中的礼貌?总是维持一种表情的人,难免就会压抑内心真实的情绪,一旦这种得不到释放的情绪达到临界点,那就会爆发,说不定就变成心理变态了。

  一旦顾客成了上帝,由于服务人员还是人,两者必然是不平等关系,越是礼貌这种距离就越远。你得了解真正的亲近往往是肆无忌惮、无话不谈的,而不是整天对你客客气气、礼貌规矩。你觉得自己在服务人员心中是上帝,但时刻对你面带微笑、低头鞠躬的他们心中真把你当上帝?答案还用挑明吗?同时在朋友之家那种氛围下,你把对方当朋友,对方会不会把你当朋友,大家心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朋友是什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朋友就是你在桌上放一笔钱,回来后还是那笔钱,但你在桌上放一包瓜子,回来就只剩空壳了。

  顾客不应该是上帝,那么要是商家成了上帝会怎样?那就完蛋了,全是垄断,全是霸王条款,这还了得!很多把顾客当上帝的商家,在消费者购买时,那是当做上帝的,一旦消费者需要维权时,那商家就变成上帝了,这种情况应该不少人遇到过吧。通俗来讲就是你去某店铺买东西,超市、服装店、首饰店、专卖店、珠宝店、电器店等等都可以,你买的时候服务很好,一旦你买的东西出了问题,你要讨个说法时,就会遇到各种推三阻四、奇怪条款,共同目的都是让你维权失败。

  商家真的会把顾客当上帝吗?你当哄三岁小孩子啊,这不过是广告语,宣传手段罢了。如果顾客是上帝,那就不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果顾客是上帝,那就不会有地沟油、皮革奶、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如果顾客是上帝,那么国内相同商品就不会比国外贵那么多;如果顾客是上帝,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黑心商贩与黑心企业;如果顾客是上帝,那就不会有这么多消费纠纷。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就是一枚糖衣炮弹,说一套做一套,本来卖家与买家,一个卖一个买,何来高低之分?本来就是平等的双方,非要强行搞个不对等的上帝概念糊弄人。

  顾客是上帝这命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消费者的尊严当然需要维护,但商家的尊严也需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需要保障,商家的权益也需要保障。买卖是双方的,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难道另一方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了?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买卖双方都不应该是上帝关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才靠谱,才长久。同时由于消费者一般处于弱势方,所以这两者的关系最好是消费者略高于商家,这样是最健康的。

  关于消费者的维权,如果顾客是上帝,那就没有维权一说,这个可能吗?如果商家是上帝,那还可能维权吗?所以要维护消费者权益,两者就需要是平等关系,如今都在追求自由平等,比如男女平等,虽然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但相对的平等是可以做到的。过分放纵消费者,会让消费者变得不可理喻,过分放纵商家,那会让商家变得不可一世,这两者都是不健康的,都是对商业的极度破坏。“顾客不是上帝,而是朋友”,现在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平等的买卖关系,而不是虚假的上帝理念,因为上帝压根不可靠,要辨别上帝与朋友谁靠谱很简单,提个问题就知道答案了,那就是:你有困难,是找上帝帮忙,还是找朋友帮忙?

关键词:
文案汇总
欢迎来到本站 欢迎来到本站